園林綠化項目主要包括:園林土石方的修整,園林民用建筑,園林裝飾施工,木制品,鋼結構,小型園林建筑,大大小小的植樹,灌木種植,花卉種植和綠化維護項目。
(一)虛線。 根據種植計劃的行距。
(二)挖坑。 根據園林綠化項目中的苗木規格確定坑的寬度和深度。 (1)胸徑為7至10厘米的樹木,灌木為2至2.5米的灌木和高度為2.5至3米的常綠樹木(包括樹冠直徑大于120 cm的黃楊木球等)的直徑應為100厘米。 深度應不超過70厘米。 對于低于上述標準的幼苗,可適當減小坑直徑和深度; 高于上述標準的幼苗,應適當增加坑直徑和深度。 (2)對于3到4年的樹籬材料,應挖出寬度和深度分別為30厘米的條形凹槽或圓形凹槽。 小幼苗應淺,大幼苗應深。
(三)換土壤。 在建筑廢料區或土石坡上種樹后,挖磚,石灰和石塊后,應從其他地方取成熟土填滿坑。
(四)挖苗。 挖苗時,盡量保護根條,包括纖維狀根,直徑為5英寸的落葉喬木和直徑大于5厘米且不小于20厘米的根; 地球球的直徑不小于樹冠直徑的1/4?1/3。 由于圓柱形狀較小,因此圓錐形狀應較大。
(五)落葉喬木出現后,應砍掉一些樹枝以便運輸; 常綠喬木應盡可能得到保護,以保持樹木的美麗。 爭取在發貨當天和當天種植。
(六)種植。 在美化項目中種樹之前,應修剪分裂和折斷的根系,并且切口應平整光滑以促進愈合。 應在有細菌的地方對土壤或根部進行消毒。 難以生根的珍貴樹種可以用生根粉溶液浸泡。 施用基肥,根據種植點挑選磚石瓦,植物樹木等雜物,填充一半的土壤,然后用腳填充。 逐行植樹要整齊,一致; 群集種植,弧形種植,對稱種植等要滿足設計要求。
(七)灌溉。 種植后立即翻新樹托或離開樹塘,灌溉一天,并充分灌溉。 一個星期后,根據土壤的干濕狀況再次進行灌溉,以確保存活率超過95%。
(八)立柱。 移植大樹后,為了防止灌溉后樹傾斜,應及時用三根支柱將其固定,這對于種植常綠喬木和多風地區尤為重要。
(九)修剪。 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種植開花灌木后,應稀疏修剪干燥和干燥的枝條,縮短折斷和損壞的枝條,并適當縮回多年生枝條,以促進新枝的萌發。 種植樹籬后,應修剪細繩使其整齊美觀。 修剪后及時清理站點。
(十)檢查驗收。 在美化項目的建設完成之前,技術人員將對其進行檢查并接受。 達到質量要求后,將其交付給園林綠化單位進行管理。